根據報道,淘寶堪稱是電商行業的龍頭老大。最火爆階段,無數商家選擇入駐淘寶開店,平均每年營業額達5萬億左右。但誰能想到,近些年,居然有大批商家,紛紛選擇退出淘寶。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?是淘寶留不住人嗎?通過了解,背后的原因已被確認,共有三個因素導致。
為何大批商家相繼退出淘寶?
第一個原因是淘寶的紅利不再。馬云稱得上是國內整個電商行業,第一個吃螃蟹的創始人,通常這種情況下,要么大獲全勝,身價翻倍,要么是血本無歸,被人們淡忘。很慶幸,互聯網時代的發展,給馬云創造了優勢,很多商家跟著他趁熱打鐵,順利賺到了第一桶金。電商行業剛興起階段,是淘寶首批入駐商家最賺錢的階段,不管出什么產品,客流量總是那么大。而且起初的時候,淘寶平臺對商家的要求不會那么高,就連入門開店都是免費提供的。
到了如今,電商行業弊端漸漸敗露出來,失去了很多消費者的信任。加上市場監管嚴格,淘寶對商家入駐抬高了臺階,還會收取高額的門檻費。漸漸地,愿意加入淘寶的商家會越來越少,因為他們看不到電商行業的美好前景了。如果是已經入門的商家,在利潤不理想的情況下,也會放棄,退出淘寶。
電商行業內部競爭激烈
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電商行業競爭激烈,很多創業者早期聽聞開網店賺錢時,一窩蜂加入,同樣一種產品,已經有無數店家在出售,這就導致了內部競爭加大。為了讓自己店鋪取得市場優勢,店家只能通過降低售價來吸引客戶購買,但久而久之,同行業會降價,這就導致利潤空間大大縮減。
另外,商家還得聘請團隊刷單,刷好評,這些都是要算在成本開支內的。
第三個原因就是,淘寶平臺的管理越發嚴格,最典型的就是一旦接受到用戶舉報,店家就得接受平臺調查,甚至會被限流或是停業整頓。其實基本上每個店家都會遇到差評、舉報的情況,他們所出售的產品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,但淘寶平臺并不會考慮到這一點,他們更在意的是留住客戶,所以更偏向于客戶一方。本來利潤就減少,還要面對各種整頓,商家難免接受不了,希望離開這個圈子。
以上三點就是近些年,大批商家接連選擇退出淘寶的原因了,既然背后原因已被確認,那有在淘寶創業計劃的群眾,一定要吸取這些教訓再做決定,否則繳納了一筆門檻費,又經營不下去, 虧損是比較大的。
馬云的麻煩事不止一個
不得不說,近年馬云遇到的麻煩還是比較多的,除了淘寶留不住商家以外,國家銀保監已經正式出臺新規,明確小額貸款企業不得向大學生發放消費貸款,而馬云創辦的支付寶軟件中的花唄借唄功能都屬于小額貸款途徑。原本使用這些功能的,大部分都是學生和上班月光族,一旦失去學生消費者,那花唄和借唄的使用率會大大減少。因為是小額貸款,所以成年人也只是偶爾用用,更多的還是信用卡或者是銀行貸款。
另外,阿里巴巴于去年接受了壟斷市場、二選一行為的調查,這目前算是市場監督部門最緊盯的領域。在阿里巴巴之后,四大社區團購已經因為涉及壟斷而接受處罰。對于淘寶、電商行業而言,這不是個好消息的,但對于實體店而言,倒是個不錯的轉機。
推薦閱讀:
天貓、淘寶商家遭遇惡意購買有了“投訴中心”
抖音嚴打“非正常消費者”
京東家電攜手品牌廠商,開啟“815全民家電消費日”